目前分類:科技走勢 (31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tsmc_fab14inc005_922_main  

台積電昨(5)日表示,截至昨天下午2時,三大廠區遭電腦病毒攻擊的機台,已有八成恢復生產,有信心今天全數恢復正常,預估本次事件衝擊本季營收約3%(約78億元),影響毛利率約1個百分點,但全年營收展望不變。

消息人士透露,台積電是在上周五(2日)傍晚約5、6時遭電腦病毒入侵,並於當天晚間10時許擴散至三大廠區。依台積電最新公告推算,在事件發生約40小時左右,已恢復八成機台生產作業,總計在關鍵的60小時「排毒行動」後,可望全數排除電腦病毒干擾,比原先預期慢約一天,受衝擊營收也比預期還大。

分析師表示,由於實際影響擴大,內外資機構調整台積本季與全年營收展望機率高,今年能否維持中高個位數成長,及蘋果等大客戶訂單進度是觀察重點,預期今天開盤股價也將承壓。

台積電先前已二度下調今年財測,根據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等外資預測,台積電今年營收增幅已降至7%至9%,若病毒事件再影響營運,恐面臨三度降財測,今年營收增幅恐僅持平去年。

惟法人也說,台積7奈米技術領先,長線動能仍佳,短線若有不如預期的大跌甚至超賣情況,可視為分批承接買點。

台積電在昨天下午4時46分上傳全文454字的重大訊息說明。針對事件發生原因,台積電指出,主要是出於「新機台在安裝軟體的過程中操作失誤」,病毒在新機台連接到台積電內部電腦網路時,發生病毒擴散,但公司資料的完整性和機密資訊皆未受影響。

台積電供應鍵透露,台積電這次遭病毒攻擊,主因新機台安裝軟體操作標準作業流程(SOP)失誤,導致竹科8吋廠與12吋廠,以及中科Fab 15及南科Fab 14大當機。

其中,受創最嚴重是中科Fab 15,這裡是台積電7奈米主要生產重鎮;南科Fab 14和竹科12廠的7奈米和12奈米製程同受影響。換句話說,此次事件,包括蘋果、超微、輝達、聯發科、賽靈思等一線大廠晶片產品都受到影響。

台積電強調,有信心第3季晶圓出貨延遲數量將於第4季補回,全年業績展望以美元計,仍維持7月19 日法說會釋出的高個位數成長不變。

依照台積電昨天公布影響數,此次病毒感染事件將導致晶圓出貨延遲以及成本增加,意謂報廢的矽晶圓比昨天法人預估數還高,以台積電公布對第3季的營收影響約為3%計算,報廢晶圓數量超過1萬片。

 

 

 

 

 

 

文章標籤

永豐期貨 洪慈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03a00_t_01_02  

美商蘋果主打高價iPhone X的策略成功推動上季(6月底止,會計年度第三季)iPhone營收大漲20%,且軟體服務營收創下史上新高,讓蘋果在向來屬於淡季的4~6月締造總營收新高紀錄。吃下業績火紅的大補丸,蘋果股價直奔200美元的天價,距1兆美元市值的里程碑更僅差一步之遙。 

■早盤突破200美元天價

蘋果周三早盤跳空大漲逾5.76%,最高來到201.32美元,市值來到約9,845億美元,股價只要再漲約1%,至203.45美元,總市值便可站上1兆美元大關。

CNNMoney網站調查34位分析師預測的蘋果目標股價中間值在202美元,但CNBC新聞台《Mad Money》節目主持人克雷莫(Jim Cramer)認為,以蘋果軟體服務成長速度來看,華爾街不該再以科技類股的17倍本益比來評估股價,而是該比照寶僑(P&G)這類消費品大廠的20倍以上本益比,如此一來蘋果目標股價定在300美元都不為過。

■淡季營收創高且優預期

蘋果周二盤後公布上季營收年增17%至532.7億美元,高於華爾街預期並創下歷史新高。過去7季以來蘋果季度營收成長率持續擴大。上季獲利也年增32%至115.2億美元,每股盈餘(EPS)2.34美元高於華爾街預期。

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表示:「我們持續拓展新興市場,使營收締造二位數成長率。我們也持續朝著擴大軟體服務的目標前進。」

以往上半年向來是iPhone銷售淡季,因為消費者都在等候9月新機上市。上季iPhone出貨量4,130萬支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不到1%,但蘋果主打999美元iPhone X的高價策略,成功推動上季iPhone均價成長20%至724美元,使上季iPhone營收年增20%至299.1億美元。

■軟體服務營收史上新高

包括iCloud、Music及App Store在內的軟體服務營收,也在上季年增31%至95.5億美元,創下該部門最高紀錄。

Windward資本管理公司執行長尼可斯(Robert Nichols)表示:「蘋果裝置大賣,成功為娛樂及數據服務鋪路,如今蘋果就像有台收銀機,只要等著收錢就好。」

蘋果智慧手錶Apple Watch及無線耳機AirPods組成的穿戴式裝置營收,也在上季年增37%至37.4億美元。上季財報唯二弱點在iPad及Mac,兩大產品營收各自下滑5%。

蘋果周二預期本季營收約在600億~620億美元,年增約14%~18%。

 

 

 

 

 

 

文章標籤

永豐期貨 洪慈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hoto  

據美國消費電子協會透露,蘋果成長最快的Apple Watch、AirPods及HomePod等產品,都被列入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提出的2,000億美元關稅清單中,面臨被課徵10%關稅。

三項產品中,英業達是AirPods及HomePod組裝廠,受衝擊最大;廣達則為Apple Watch代工,也難逃影響。

分析師認為,Apple Watch、AirPods及HomePod等產品若遭課稅,蘋果可能透過漲價,或自行吸收成本兩種方式因應。其中,漲價不利終端買氣,將導致出貨減少;蘋果自行吸收成本,極大可能是透過砍供應商價格來轉嫁,無論蘋果採哪一種方式因應,都對英業達等台灣供應鏈不利。

英業達昨(30)日表示,目前經過檢查,美國海關還沒有正式公布產品料號課稅項目,因此,不確定新一波名單是否涵蓋這些產品。

經濟日報提供

廣達說,不評論客戶與單一產品。代工大廠私下表示,供應鏈必須先確認Apple Watch的料號,與美國政府要課徵關稅清單上的料號是否相同,才會被課徵關稅,目前比對之下,沒有看到這樣的情況。

雖然供應鏈聲稱目前狀況仍待釐清,但摩根士丹利報告示警,美中貿易緊張持續升高,是蘋果股價在9月推出新iPhone前的「最大風險」。

由於iPhone銷售額成長減緩,使配件成為蘋果營收成長的重要來源。分析師預估,蘋果上季共銷售350萬支智慧表,年成長30%,其中逾半數在北美市場賣出;上季其他產品部門營收預估將年增38%、達38億美元,比iPhone的年增17%高出甚多。若因開徵關稅而使售價上漲,顯然將打擊需求及營收。

川普政府在7月初公布價值2,000億美元的課稅產品清單,待兩個月的審議期後生效,8月20至23日將召開公聽會。Apple Watch、AirPods及HomePod等面臨被課徵10%關稅,主因美國消費電子協會(CTA)國際貿易副總裁Sage Chandler透露口風,表示白宮最新提出的關稅,涵蓋「接收、對話、傳輸或重製聲音、影像等數據的機械」這個類別。

換言之,所有能讓用戶存取網路、並互動的產品,都會受到關稅威脅。除了蘋果的產品,還包括亞馬遜的Echo智慧音響,Google的Home and Sonos家庭智慧音響系統,以及Fitbit智慧表等,都在關稅清單上。

 

 

 

 

 

 

文章標籤

永豐期貨 洪慈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0402-101734-image_list  

被動元件積層陶瓷電容(MLCC)漲翻天,網通業「忍不住了」,智邦、明泰、中磊、宏正、友訊等大廠近期針對新訂單與客戶追量產品漲價。

這是台灣網通業30多年來,首度代工與品牌廠同步漲價,打破網通產品過往價格「只跌不漲」的慣例。業者不願透露此波漲價幅度,強調針對不同品項、不同單價產品調整價格。據悉,由於網通產品線眾多,每種產品漲價幅度不一,平均漲幅約在一成以內,隨著漲價效益,將有助智邦等業者營運。

MLCC價格去年以來暴漲數倍,組裝與系統廠陷入缺貨與漲價之苦。不過,MLCC單價非常低,儘管價格以倍數翻漲,對智慧手機、筆電等售價動輒數百、甚至上千美元的高單價端產品而言,頂多需增加數美元購料,成本影響不大。

相較之下,網通產品單價分布廣,價格敏感度高。以主攻消費市場的路由器為例,出貨單價可能僅20美元(約新台幣600元),MLCC漲價墊高數美元的成本,占這些產品成本比重相對高,對網通廠壓力不小。

經濟日報提供

智邦總經理李志強證實,MLCC漲不停,智邦已與客戶溝通及反映零組件漲價壓力,客戶普遍也願意接受。明泰表示,已針對新訂單或客戶增加訂單量時,提出漲價要求,也獲得客接受。

中磊為電信寬頻設備大廠,產品線涵蓋無線、有線、光纖、智慧家庭及物聯網應用。中磊表示,近期除積極承接新訂單,同時也在定價上反應成本。

宏正、友訊則是網通品牌。有法人報告指出,宏正今年對海外子公司及經銷商調升部分產品售價約3%至5%。宏正表示,自有品牌的訂價策略向來考量市場競爭、利潤及各地區策略等因素。

友訊在消費端市場強打路由器、網路攝影機等產品及智慧家庭應用,公司表示,會依照各市場、競爭者價格及毛利率等,進行定價策略評估。

 

 

 

 

 

 

文章標籤

永豐期貨 洪慈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4a04d9e78bc6b69624eb1b075f2d6a0  

鴻海昨(25)日填息行情失靈,由於日前外資瑞信發布報告降評鴻海,市場聯想報告引發賣壓;無獨有偶,統一超及金控雙雄國泰金、富邦金也遭到外資降評,昨日行情普遍不佳,特別是統一超亮燈跌停,市場高度關注。

這波外資調降潮,分別由不同券商針對不同個股進行評論,但不約而同都是台灣50權值股,且多是對兩家公司同時發布報告,令市場聯想「配對交易」之際,也納悶台灣權值股怎麼了。(台灣權值股怎麼了?這些重量級公司遭外資降評

經濟日報提供

以瑞信降評鴻海為例,瑞信同時發布買進鴻海旗下FII、與賣出鴻海報告;花旗環球則同時發布首次評等統一「買進」報告,並把統一超評等由「中立」降至「賣出」。

國泰金與富邦金同時遭瑞信降評,法人研判無配對交易可能,然而雙雄同步遭外資降評,近年少見。

法人分析,此波外資調降潮,遭降評個股多屬成熟產業,獲推薦標的則是高成長指標,浮現台灣多數企業已發展成熟。

瑞信降評鴻海,主要是FII切割稀釋母公司獲利,鴻海旗下富智康又虧損連連。

花旗將統一超目標價由290元上修至296元,但評等從「中立」降至「賣出」,外資昨賣超2,659張,是最大賣壓來源;花旗客戶則共賣超345張,排名第四。

花旗認為,統一超本益比來到歷史新高,未來成長性恐不足支撐,加上最低工資可能再度調漲,蝦皮、PChome取消運費補貼,也不利便利商店坐擁電子商務成長優勢。

反觀統一除了有統一超穩定的收益貢獻,通路策略也轉型有成,因此建議買進。

金控雙雄部分,瑞信主要基於台灣壽險業海外收益表現未同步隨美債殖利率上揚,前景轉向保守,國泰金與富邦金評價都從「加碼」降至「中立」,目標價各由62元及60元,皆降到53元。

 

 

 

 

 

文章標籤

永豐期貨 洪慈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03a00_t_01_02  

瑞信證券指出,鴻海核心高毛利事業切割出去給工業富聯(FII)、並於大陸A股掛牌後,鴻海對投資者吸引力大幅降低,考量四大利空降評至「中立」,推測合理股價估值由95驟降至80元,替鴻海今(25)日除息行情投下變數。 

股價估值大砍至80元

鴻海今日除息2元,參考價為83.2元,8月24日為現金股利346.57億元發放日,另外現金減資兩成,每股退還2元予股東日期尚未拍板。子公司FII於A股掛牌後,儘管股價目前處在相對低檔,然FII聚焦資料中心、機殼等高毛利事業,較能吸引國際資金注目,法人推測,對於著眼鴻海集團長線商機的法人來說,同一筆資金可能出台灣、轉進大陸。

瑞信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武廣明認為,鴻海若還想獲得市場重新評價(re-rate),眼前似乎只能寄望蘋果新一代iPhone產品循環,以及鴻海在3大組裝供應商中,最終能獲得多少分額。

「做多FII、出脫鴻海」

瑞信最新看法,等同啟動「做多FII、出脫鴻海」的配對交易,外資基本面看法構成配對交易條件並不稀奇,然出現在同集團個股中,則較為罕見。瑞信之所以修正先前對鴻海較樂觀看法,理由如下:

1.儘管鴻海目前看來評價相對低廉,但投資者更注重未來營運商機。瑞信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陳柏齡說明,FII專精於機殼製造、網通與電信設備、伺服器與儲存空間,就算在這些核心事業以外,FII還是有毛利較低的部分組裝業務,但這些努力均有助於形塑物聯網(IoT)平台,因此,FII對長線資金的吸引力要比鴻海大得多。

2.鴻海不太可能透過減持FII或鴻騰精密(FIT),來實現投資收益。

3.FII募資為支應資本支出與投資所需,無法作為鴻海的現金回報或特別股利(special dividends)。

4.基於這些不確定性,現在難以推斷鴻海接下來的股利配發率,會不會維持過去幾年水準。法人解釋,穩定的股利配發率、優渥的現金殖利率,對退休基金、長線基金來說十分重要,尤其看待大型權值標的時更是如此,萬一配息水準變動太大,恐會令此類資金產生疑慮。

資金挪移跡象已浮現

受到瑞信看法牽動,鴻海昨下跌0.35%、收85.2元,外資賣超4,794張,也令先前的連7買嘎然而止。相對地,FII昨大漲4.7%,資金挪移跡象浮現。緊接要留意的是,鴻海今日開盤除息後,股價將力拚填息或陷入貼息,國際資金臉色料將發揮主導力量。

 

 

 

 

 

文章標籤

永豐期貨 洪慈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oxconn-Launches-New-BIOSes-for-Their-Socket-1150-Motherboards-376139-2  

蘋果新iPhone發表邁入倒數計時,主力代工廠鴻海旗下大陸鄭州廠近期祭出旺季生產獎金與招工激勵金,全力找人,業界估這段期間將找逾萬人上工,以迎接旺季需求。

鴻海將於明(25)日除息,每股配發現金股利2元,加上先前通過現金減資兩成案,合計股東每股可領4元現金,外資看好蘋果新機拉貨將為鴻海下半年營運增添龐大動能,連續七個交易日買超鴻海,昨天持續回補逾1萬張,居外資買超第三大個股。

累積七天來外資共買超鴻海逾4萬張,持股比重提升至波段高點、達44.1%,押寶旺季與除息行情意味濃厚。法人認為,繼外資近期大買台積電,成為台股撐盤要角之後,若鴻海也能順利啟動旺季與填息行情,將有助台股多頭走勢。

鴻海集團迎旺季,大陸鄭州廠區備戰新機生產,7月起祭出旺季生產獎金、招工激勵獎金,在相關措施下,依據鄭州廠區公告,單月招工報名成功人數已衝刺破2,600人,較前一個月同期翻倍。

經濟日報提供

鴻海一向不評論單一客戶與產品訊息,不過,鴻海旗下鄭州廠廣為外界熟知,是生產iPhone新機的大本營,業界也臆測,隨著蘋果新機9月將現身,鴻海此舉應是為儲備新iPhone組裝人力,祭出旺季生產獎金搶人。

儘管鄭州廠區並未曝光此波旺季預定招募人力規模,但市場推估,單月新增人力估至少5,000人,合計旺季期間新增人力有望超過1萬人。

從鴻海鄭州廠的人力需求與動態,也讓業界認定鴻海集團主要包辦新機生產的傳言間接獲得證實。外傳,今年蘋果將推出三系列iPhone機種,整體新機今年內備貨量在8,500萬支起跳,並未下修,也反映蘋果一貫對於新機種市場競爭力的信心。

 

 

 

 

 

 

文章標籤

永豐期貨 洪慈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01a00_t_01_02  

台積電今(19)日召開法說會,同時也是現金股利發放日,依據外資在除息前持股77.25%估算,台積電發放高達2,074億元股利中,外資便將大進補1,600億元。這筆資金約占外資今年從台股領取股利的3成,市場擔憂萬一外資大舉匯出恐造成股、匯波動,也讓市場開始緊盯新台幣匯率變化。 

國外機構法人領到股利會先落袋為安,將股利所得匯出。不過,這次有更多機構法人採取的作法,是依據台積電財測前景、台股企業獲利調整狀況、全球貨幣寬鬆程度與全球股市投資氣氛而定。

根據過去三年經驗,台積電發放現金股利後,新台幣匯率僅有在2015年7月23日發放現金股利後,新台幣出現連續性貶值。

外資分析,從台積電前兩次發派股利狀況看來,新台幣走勢受股利匯出影響並不大,主要原因有三:1.當時股市處於大多頭時期。2.台積電營運狀況表現良好。3.美國聯準會(Fed)未大舉連續性升息,貨幣環境極其寬鬆。在這些條件下,領到股利的外資法人,自然傾向留下來「愛台灣」。

不過,2015年中大陸股災蔓延全亞洲,台股陷入大跌慘況,當時領到股利的外資機構一面抽銀根,一面把股利所得加速匯出。回顧當時台積電發放股利後短短一個半月時間,新台幣匯率由31.452元急貶破33元關卡,就是受到系統性風險所致,台積電發派股利的匯出,只是進一步推波助瀾而已。

依今年狀況來看,不僅中立派的摩根士丹利、馬來亞證券,甚至連樂觀派的摩根大通、德意志證券等,均已調降台積電第3季營運預期,推估季增率都在10%以內。因此,外資圈現在更留意中美貿易戰變化、美國連續性升息帶來的影響,以決定大部分資金是否留在台灣,至於這筆錢要不要重回台積電懷抱,端看今日法說展望。

新台幣18日終場收在30.582元,貶值6.6分,外匯交易員表示,新台幣7月以來偏向貶值,但始終守住30.6元價位,外資有買有賣,交易量能未放大,相對觀望,「主要就是在等領到台股現金股利,再決定是不是出去」。其中指標的台積電先登場,今年總計要發超過2千億元現金股利,換算下來就有65億多美元,如果超過一半匯出,新台幣恐怕會再向30.8元靠近。

 

 

 

 

 

 

文章標籤

永豐期貨 洪慈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hoto  

國巨公司派打擊空頭,昨(17)日公告將動用最多255.08億元,從今天起的兩個月內,買回4,500張庫藏股。另據公開資訊觀測站最新資料,國巨總經理張綺雯6月持股大增五倍,當月斥資逾12億元買進1,175張自家股票。

近期被動元件市場跌價、大股東釋股等負面消息不斷,國巨本月9日除息之後,融券節節攀升,除息當天融券餘額便達336張,昨天進一步攀高至576張,加上外資頻頻調節,導致股價節節滑落,不僅失守千元大關,昨天更一度下探波段低點896元,收盤跌逾6%、收904元,跌落季線之下。

市場解讀,國巨此時大買庫藏股,加上總座自掏腰包砸下鉅額買自家股票,應是看好後市,驅動公司派護盤,以實際行動打擊空頭。

經濟日報提供

國巨表示,此次買回庫藏股,主要用來轉讓股份予員工,預計從今天起至9月18日實施,每股買回區間價為632.8至1,616.8元,上限4,500張,占公司已發行股份約1.28%,若股價低於區間價格下限,將繼續買回。

國巨此次庫藏股買回價格最高達1,616.8元,超越宏達電2011年7月時的庫藏股最高價1,100元,成為台股歷來實施庫藏股最高價紀錄。

國巨規劃,此次庫藏股買回金額總上限為255.08億元。業界估算,若以此次買回最高價1,616.8元、買足4,500張計算,總計將花費約72.75億元。

另外,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最新資料,國巨總座暨董事張綺雯6月持股從5月的約202張,大增五倍至1,377張,換算6月持股增加1,175張,以國巨6月均價1,085元計算,張綺雯文共斥資12.75億元買進自家股票,由於金額龐大,引起市場關注。

對於張綺雯砸重金買國巨股票,國巨財務部協理暨發言人張明菁表示,這是董事的個人理財行為,當然也是對產業後市及公司未來營運表達信心及樂觀的態度。

國巨公司派大買庫藏、高層增持自家股票之餘,另一家重量級被動元件廠華新科董事長焦佑衡6月持股也小幅增加20張。

 

 

 

 

 

 

文章標籤

永豐期貨 洪慈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01a00_t_01_02  

台股股王大立光喜事不斷,繼日前被「日本經濟新聞」連續第二年評選為亞洲300強企業(Asia300)第一名之後,昨(12)日的法說會又有亮點,第二季毛利率比前一季大幅成長5.2個百分點,成為推升單季EPS衝上41.01元的關鍵之一。 

對於後續展望,執行長林恩平也釋出「7月比6月好、8月又比7月好」的佳音。

大立光昨日下午舉行線上法說會,早上的股價則是伴隨亞股全面反彈先走強,早盤一度突破5,000元大關、來到5,005元,再創今年以來新高;終場收在4,930元、漲幅仍有2.71%,提前啟動法說會行情。

大立光第二季營收季增38.5%,毛利率衝上68.61%,季增5.28個百分點,稅後純益55.01億元,季增率達36.87%,EPS達 41.01元。累計上半年稅後純益已達95.2億元,與去年同期的95.98億元相當,EPS為70.97元。

蘋果今年度將一口氣推出3款新iPhone,而且「價格競爭力相當強」,可望一掃去年銷售狀況不佳的頹勢,「雪恥」的企圖心強烈。不過,蘋果的新iPhone對零組件的拉貨預計從7月啟動,因此大立光今年上半年的營運表現,有不少來自於華為等大陸品牌手機的貢獻,尤其是引起市場高度關注的「三鏡頭」旗艦機P20 Pro,鏡頭則是出自大立光之手。對於韓系手機的訂單,林恩平則低調表示,仍在進行當中。

林恩平表示,已有越來越多的三鏡頭及2,000萬畫素以上的高階鏡頭開案,至於7P的鏡頭將會從明年出貨。值得注意的是,林恩平透露大立光已開始出貨採用全塑膠設計的「潛望鏡」鏡頭,也讓該公司在全新設計的高階鏡頭市場上,再度先行卡位成功。

對於外界有聲音「質疑」大立光為何不加重車用鏡頭的比重?林恩平也澄清表示,車用鏡頭一直有在出,且大陸東莞廠區的產能很大,足以應付客戶需求,只是相對於整體營收來說,車用的比重還太小。至於何時比重才會拉升?他強調,終究還是要看市場需求而定。

 

 

 

 

 

文章標籤

永豐期貨 洪慈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06a00_t_01_02  

摩根士丹利基於科技股強勁的獲利預期已反映在股價,加上關稅威脅籠罩,故將科技股投資評等由「中立」調降至「減碼」,同時看好防禦性類股後市。 

科技和非必需消費類股等循環性產業在多頭時期表現較佳,投資人也願意承擔更多風險,但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國證券策略師威爾森(Michael Wilson)指出,如今是公用事業等防禦性類股出頭的時候了,因為此類股的股價較不受經濟成長影響。

科技股是今年標準普爾500指數表現最佳的類股,今年迄今漲幅將近14%,相較於整體指數上漲4%。

威爾森在報告表示,科技企業獲利成長已經反映在股價上,股票估值亦攀升,而且科技業對貿易緊張更為敏感,營收相當倚重大陸。威爾森指出,半導體產業近幾個月表現「大幅遜色」。

美國第二季企業財報季將在未來幾周登場,科技業獲利預估年增25%,網路軟體和服務、半導體和半導體設備、科技硬體、儲存和周邊產品、IT服務,以及軟體等子類別的業績皆可望有二位數成長。

此外,美國新開徵的進口關稅和貿易夥伴的報復性關稅,也降低科技股的吸引力。

大摩表示,關稅對科技業構成挑戰,「低貿易壁壘受惠最大的產業莫過於科技業」。科技股本季業績展望可能十分保守。

威爾森周一同時將小型股投資評等下調至「中立」,因為小型股已經超漲。他亦將必需消費品和電信服務等防禦性產業的評等由「減碼」上修至「中立」。

摩根士丹利6月18日曾上修公用事業類股至「加碼」,自那時以來,公用事業股價累計上漲6.3%,為標普500指數表現最佳的類股。

威爾森維持標普500指數12個月目標2,750點不變,但預期標指近期可望升至2,800至2,825點。

 

 

 

 

 

 

文章標籤

永豐期貨 洪慈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0c08b7-3e4e-4f99-ac5b-cec49e6d06d5  

被動元件龍頭國巨昨(2)日公布5月自結稅後純益35億元,改寫單月獲利新猷,每股純益9.95元,符合市場預期。隨著被動元件缺貨漲價風潮延續,法人看好6月營收可望挑戰80億元,創新高,獲利也可持續揚升。

國巨第1季稅後純益42.79億元,4月自結單月獲利26.12億元,加上5月自結獲利35億元,前五月獲利已超過百億元、達103.91億元。國巨前五月獲利已賺贏歷年一整年的數字,創歷史新高,今年全年獲利可望攀峰。

被動元件族群昨天不畏台股走勢疲弱,包括華新科等五檔個股都以漲停板收市,國巨終場漲105元、收1,230元,漲幅超過9%,蓄勢挑戰歷史新高價1,255元。

經濟日報提供

國巨6月下旬受外資調節影響,股價一度跌破千元大關、下探波段低點930元,近期外資買盤回籠,股價不僅重回千元,更一路突破1,100元、1,200元關卡,由於短線股價波動劇烈,遭主管機關要求公布5月損益。

值得一提的是,內、外資針對國巨仍呈現「土洋對作」,不同的是,過去投信等「本土資金買、外資賣」的情況,昨天轉變為外資買超309張,投信與自營商各調節61張、90張。

根據國巨公告,5月合併營收63.54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151%;單月稅後純益35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逾十倍,每股純益9.95元。

國巨5月營收63.54億元,月增率為31.3%;觀察單月獲利情況,國巨先前公告4月自結單月獲利26.12億元,5月則提升至35億元,月增率為33.9%,獲利增幅略優於營收增幅,顯示在漲價效應下,持續推升國巨營運。

法人指出,今年以來被動元件市況維持火熱,一般而言,上半年市場行情會較下半年相對平淡,不過,今年上半年市況完全沒有淡季效應,考量第3季市場供需將更吃緊,部分規格產品持續調漲價格,國巨6月營收有機會挑戰80億元,單月有賺一個股本的實力。

展望後市,國巨維持先看法指出,目前看來市場需求仍熱,可預期第3季供給將更吃緊,即便往年第4季之後,市況會較第3季趨緩,但也無法達到供需平衡。考量擴產設備供給不及,但需求仍強勁下,供需缺口恐到2019年仍無法有效紓緩。

 

 

 

 

 

 

 

文章標籤

永豐期貨 洪慈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08a00_t_01_02  

據美國財經網站CNBC周四報導,美國與中國大陸的貿易和投資關係惡化,進一步澆息大陸企業收購美國公司的興趣,大陸轉而將收購目標鎖定歐洲企業。 

據湯姆森路透數據,今年迄今大陸公司併購美國公司的交易金額僅1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銳減近80%。相較之下,大陸收購歐洲資產較去年攀升39%,至451億美元。

大陸投資顧問公司易界(DealGlobe)創辦人馮林(Lin Feng)表示:「我們目前鎖定歐洲的交易,暫緩進行美國交易。美中貿易大戰如果不是短期,也會是中期問題,需要花一點時間才會落幕。」美國的投資機會受限,可能有助促成歐洲和以色列的交易。

2016年大陸的海外收購計畫火力全開,交易金額創紀錄高點,收購美國和歐洲資產的金額分別達626億美元和884億美元。

自此以後,大陸實施資本管制,特別是打壓幾家積極併購的企業,例如海航集團(HNA)、大連萬達(Dalian Wanda)和安邦保險(Anbang Insurance ),嚴重抑制流向美國的投資資金。

此外,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否決部分大型交易,進一步壓縮大陸投資人的興趣。本周美方暗示將會嚴審大陸投資案,特別是科技等經濟敏感度高的領域。

據湯姆森路透社數據顯示,今年迄今大陸投資人僅宣布5樁美國科技公司投資計畫,總金額只有2.78億美元,創下5年最低紀錄。

現階段的挑戰還有美中貿易戰逐漸擴大,美國威脅要對最高4,500億美元的大陸進口商品課稅,首批340億美元的關稅將在7月6日啟動。

不過專家認為貿易緊張一旦緩和,將能刺激中美併購交易活動。瑞銀亞洲併購部主管盧穗誠(Samson Lo)指出:「目前可能不是收購美國企業的好時機,等到貿易大戰結束,投資人便會回籠。」

 

 

 

 

 

 

文章標籤

永豐期貨 洪慈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01a00_t_02_02  

台積電昨(25)日除息行情失靈,法人亦賣超台股107億元,使得台股一舉跌破季線、半年線及10,800點三大關卡,恐回測年線10,710點支撐。法人指出,大型權值股除息蒸發指數,壓抑台股漲升空間,今日國泰金、富邦金填息走勢將成為今年填息行情的另一風向球。 

台積電昨日除息行情失靈,本周四將除息的南亞科收盤重挫6.49%,棄息賣壓沈重,市場對今日將除息的國泰金、富邦金寄以厚望,法人認為,受惠於升息利多,金控雙雄填息行情可期,台積電未來也有補填息機會。

台積電昨日除息8元,將於7月19日配發2,074億元現金股息,影響台股指數69點,再加上外資昨日賣超上市大型權值股,賣超達90億元,造成加權指數昨日摜破10,800點整數大關。八大官股券商則逢低護盤買超20億餘元,光是買超台積電就5.17億元。

金控雙雄─國泰金及富邦金今日將各除息2.5元、2.3元,預估將各發放314.08億元及235.37億元,對今天指數影響也各有10.48點、7.85點,合計蒸發超過18點。

台積電昨日除息,市場原本對填息行情有許多期待,然昨日開盤後16分鐘,賣盤即大舉湧出,隨即翻到盤下,終場以218元、下跌1.5元作收,外資昨日持續賣超1.18萬張,連自營商都加入賣超行列,造成台積電收盤呈貼息走勢。

不過,法人對台積電未來填息之路仍不看淡,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指出,台積電昨日除息行情表現不振,主要是受到全球股市不佳的影響,但未來一季填息的機率還是很高,看好較早除息,例如7月中旬前除息的個股,未來都有機會展開填息。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也認為,台積電棄息、貼息走勢,應只是短期情況,在7月6日美國對中國課徵貿易關稅日後,預期外資買盤有機會回頭。

國泰金、富邦金昨日各以55.6元、53.2元作收,各跌幅各0.71%、0.93%。三大法人昨日對國泰金都站在買方,合計買超近5千張,外資對富邦金小賣超300多張,但三大法人合計買超3,500張。

黎方國表示,看好今天國泰金、富邦金除息行情,主要因現金殖利率各有4.5%、4.32%,且金融股受惠於升息題材。

南亞科將於本周四除息3.51元,昨日遭到外資提前棄息賣超7,137張、投信賣超近1千張的衝擊,昨日股價收在最低價86.5元,大跌6.49%。

 

 

 

 

 

文章標籤

永豐期貨 洪慈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hoto  

消息人士透露,美國總統川普正打算動用1970年代通過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限制中國投資美國科技業,還要擴大限制技術出口至中國,藉此對貿易戰祭出新招數,而且這顯然是衝著「中國製造2025」計畫而來。

全球貿易爭端疑慮揮之不去,拖累歐美股市25日盤中跌逾1%,道瓊工業指數跌逾250點,投資人轉向公債等安全資產。

華爾街日報報導,川普政府這兩項措施預定在本周內宣布,目標是阻撓中國力拚在資訊科技、航太、電動車與生技產業等十大領域,成為全球龍頭的「中國製造2025」計畫取得進展。

經濟日報提供

美國財政部正草擬規定,禁止陸資持股比率達25%以上的企業收購、或投資白宮所謂涉及「產業關鍵技術」的美國企業。消息人士透露,對持股比率的上限規定最終可能還會更低。財政部預定30日前公布相關措施。

根據川普政府考慮中的計畫,中國投資人持有至少25%股權的企業實體將遭禁止採購美國科技,雖然川普政府只會調查新交易、不影響既有協議,但範圍將同時涵蓋中國國營與民營企業的所有權,且就算中國投資人持股比率低於此限,只要美國政府認定中國投資人可透過董事會席次、授權協議等措施取得特定技術,交易仍可能被封殺。

消息人士也說,財政部的限制措施將分階段實施,不會一次涵蓋「中國製造2025」的所有領域。

為了避免美國特定科技透過貿易流向中國,川普政府也將打擊有利「中國製造2025」的技術出口,國家安全委員會正在匯整相關的政策建議,商務部也正研擬配套措施。不過產業團體擔心,這項出口管控措施將讓他們無法使用技術優勢,導致事業受到衝擊。

專家指出,美國此舉對美中經濟關係造成的長期後果,可能更甚於不斷升溫的關稅貿易戰,更將成為美國開放投資領域數十年來的最重大變革之一,也可能使中國對美投資進一步降溫。

消息人士說,目前不清楚這些投資限制措施何時將生效,以及是否適用於陸資對創投基金的投資,這類基金為美國新創企業提供大量的種子基金。

 

 

 

 

 

文章標籤

永豐期貨 洪慈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hoto  

蘋果新iPhone即將啟動拉貨,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貸、美林、花旗、元大投顧及「最準蘋果分析師」郭明祺等六大法人預測,iPhone供應鏈受惠拉貨潮,第3季業績將顯著拉升,且新機價格、性能具吸引力,買氣有機會延燒到2019上半年。

一般預料,今年蘋果將推出5.8吋、6.5吋OLED版,以及6.1吋LCD版等三款新機。瑞士信貸掌握到的訊息指出,OLED與LCD版新機已正式拉貨,預測上游零組件最快6月底量產。隨著新機買氣熱,有助大立光、鴻海、和碩等供應鏈營運。

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祺預期,5.8吋、6.5吋OLED版,與6.1吋LCD版新機零組件將分別於6月上旬、6月下旬及7月出貨,代工廠組裝時間點分別落在8月上旬、8月下旬及9月,預料蘋果9月可準時發表並出售三款新機。

經濟日報提供

市場原本保守看今年iPhone銷售,然而在LCD版新機面臨生產瓶頸,OLED版新機有機會推出具吸引力的價格下,六大法人預測,兩款OLED版新機出貨及買氣將進一步提升,消費者也可望在大尺寸、全螢幕等規格帶動下,催出一波換機潮。

瑞信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陳柏齡表示,受到LCD版新機出貨較OLED版延後影響,預估下半年OLED版新機占iPhone總出貨比重將升至52%、達4,400萬支。摩根士丹利也推薦客戶優先關注OLED版新機概念股,預期第3季iPhone總出貨4,200萬支,年增11%,下半年總出貨9,000萬支。

元大投顧科技產業分析師蒲得宇表示,6.5吋OLED版新機解決去年iPhone螢幕有待放大問題,更大螢幕可望拉動買氣,並帶動OLED版新機占iPhone總出貨比率達到55%,優於市場預期的三成。

蒲得宇指出,第3季起蘋概股業績將大幅起色,新機買氣會持續性溫和成長。最樂觀是郭明祺及美林證券估,新款iPhone拉動iPhone出貨自下季起一路成長到明年上半年,屆時由低價LCD版iPhone接力扮演推升動能,相關供應鏈包括鴻海、和碩、GIS-KY、TPK-KY、頎邦、可成、鎧勝-KY等受惠最大。

 

 

 

 

文章標籤

永豐期貨 洪慈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1  

台積電將於6月25日除息8元,正式引爆重量級企業除權息行情序幕。法人預估,上市櫃公司今年配息總額上看1.5兆元,將使加權指數蒸發434點,所幸「股息發放王」的台積電敲定於7月19日發放2千餘億的股息,這筆活水有望回頭加碼股市,成為市場資金「新勢力」。 

台股已步入股東會旺季,上市櫃公司除權息題材持續發燒,尤以台積電及雙金控(國泰金、富邦金)引領首波除息行情。市值王的台積電於6月25日除息8元,將於7月19日配發2,074億元現金股利。富邦金及國泰金緊接著在6月26日除息,分別配發2.3元及2.5元股息,領息日亦決定於7月23日及24日發放,金額分別達235與314億元。該3家指標公司股息總額高達2,623億元。

至於尚未拍板除權息日期的重量級公司,尚有擬配發現金股利的大立光72.5元、精華25元及統一超25元待除息,股后國巨今年配發15元股息、2元股票股利也倍受市場關鍵。法人指出,這些高股利公司一旦拍板除權息日及股息配發日,將掀起第二波除權息行情熱潮。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分析指出,台股權值股長期都有穩定獲利以及配息,高現金殖利率吸引中長期投資性買盤,也獲國際資金買盤青睞,看好台積電、國泰金及富邦金等指標公司除息後填息行情,預期參與除息後配發的股息收入,再投入加碼機會大,將支撐台股到第3季指數維持高檔震盪格局。

陳奕光表示,台積電雖有部分持有者考量課稅因素,在除息前賣出且轉進到台灣50 ETF,但除息後藉由賣出台灣50ETF,再買回台積電,維持投資部位。

此外,金控今年以來獲利表現佳,第3季有投資收益挹注財報,加以美國聯準會升息後,海外投資部位收益增加題材,將是除息行情的重要風向球。

日盛投信上選基金經理人陳奕豪表示,美國聯準會如預期升息1碼,ECB(歐洲央行)會議結果與市場推估年底結束QE的預期相當;台股觀察指標在匯率,而匯率波動關鍵在外資動態,產業持續輪動,電子業具車用相關以及漲價成長類股持續看好,進入iPhone發表前的旺季備貨,蘋果概念股有機會反彈;傳產則看好升息題材、與通膨相關為主軸。

陳奕光說,受到中美貿易戰再掀波濤,台股上周五(15日)大幅震盪後指數仍站回月線上,顯示買盤力道強勁,研判短線將續攻今年高檔11,270點,指數上檔為11,300點,下檔11,000點支撐強勁,除息所蒸發的指數並不足為懼。

 

 

 

 

 

 

文章標籤

永豐期貨 洪慈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01a00_t_01_02  

上市櫃公司5月營收表現令人驚艷,近逼2.8兆元,累計前5月更衝上13兆元,雙雙改寫歷年來同期新高;法人表示,5月淡季,結果營收表現超乎預期,以台積電預期6月營收會好轉來看,6月營收有機會漸走出淡季,迎接下半年蘋概股拉貨潮的旺季來臨。 

今年5月、6月營收可望打破「5窮、6絕」的慣例,根據統計,5月上市櫃營收繳出亮麗成績,達2.797兆元,月增6.5%,年增14.47%,改寫歷史單月同期新高;若單看上市5月營收2.605兆元,月增6.46%,年增14.46%,上櫃為1,920億元,也都是創歷史單月同期的新高。

從5月各產業月增及年增表現來看,傳產股表現佳,其中百貨月增20.11%、油電燃氣電器也有11.69%的成長,通信網路月增10.47%;至於5月年增則以水泥34.27%、半導體33.72%、油電燃氣30.88%居前三高,成長都超過3成。

累計前5月上市櫃營收達13.269兆元,首度在前5月就衝過13兆元,年增9.62%,逼成1成的成長,為2013年來、近6年來,最高成長率。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指出,5月本來就是傳統淡季,但卻能逆勢突起,顯示即使第2季來,經歷中美貿易戰,台股上市櫃公司還能創佳績,代表極具有競爭力,伴隨著未來蘋概股拉貨潮的旺季來到,6月到第3季的成長動能更強勁。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表示,5月營收表現超乎預期,6月營收有機會慢慢往上,主要是因台積電之前釋出6月會回溫,電子業漸步入旺季,再加上新台幣匯率回貶,有匯損回沖並增加營收表現的機會。

黃文清分析,電子零組件股中的被動元件股、矽晶圓股等漲價股,營收均呈現強勁成長,另傳產股的水泥股、塑膠股等也因漲價題材帶動營收強勁成長表現,此外,工具機族群受惠於自動化設備訂單挹注,5月營收整體表現不俗。

據統計,大型股(台灣50及100成分股、扣除金融股及營建股)表現以致茂5月月增近57%最亮眼,美利達、智邦、彩晶、神隆、國巨、華碩、華新科、佳格及大立光等成長前10大股,月增率都達24~48%。

前5月年成長最多的前10名有樺漢年增191%,潤泰全、康控-KY都成長1倍以上,國巨、鴻準、華新科、南亞科、上銀、致茂、旺宏等,年成長都超過4~8成。

 

 

 

 

 

文章標籤

永豐期貨 洪慈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ect_1200_600_rect_1200_600_124林恩平_潘重安攝  

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

股王大立光昨(5)日公布5月合併營收43.19億元,月增24%,年增14.6%,是今年以來高點,並優於市場預期。大立光表示,5月營收明顯成長,主要因為有些客戶加單,並預期6月表現約與5月相當。

市場預期,大立光本季營收上看123億元,年增近一成,可望挑戰三年來同期新高。大立光5月營收超乎預期,市場解讀是受惠非蘋陣營訂單增加,主要來自中國華為、OPPO新機拉貨積極,尤其大立光5月出貨結構中,千萬畫素鏡頭比重首度突破八成,占比拉高至80%-90%,凸顯非蘋新機對於高階鏡頭需求殷切。

大立光5月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近15%;累計今年前五月合併營收166.72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9%。

近日大立光股價沿5日均線上揚,KD值向上,多頭轉強,昨天盤中一度站上4,520元,為今年以來波段高點,終場上漲35元,收4,450元,三大法人同步買超,累計自4月底低點3,000元起漲以來漲幅達51%。

經濟日報提供

大立光為蘋果概念股指標,但去年底上市的iPhone X銷售不如預期,元月過後大立光營收直直落,本季處於蘋果iPhone新舊機種交替,主要營運動能來自中國前三大手機廠華為、OPPO、Vivo新機追單積極。

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在4月中旬法說會上,原保守預估本季展望,認為4、5月營收與3月差不多,如果交貨順利,可能會上來一點。不過,大立光在5月初公布4月營收時,因4月營收優於預期,順勢上修營運展望,看好5月營收比4月好,結果5月營收一口氣月增逾兩成,顯示大立光良率改善,新品交貨順利。

法人日前出具報告,預測下半年蘋果將於9月一口氣推出三款新iPhone,全面配備全螢幕及Face ID,預期今年第3季iPhone出貨量將明顯成長,並持續到明年第2季,大立光受惠大,依往年營運軌跡,大立光第3季起營收將明顯彈跳,第4季將攀全年高點。

 

 

 

 

 

文章標籤

永豐期貨 洪慈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hoto  

國巨董事長陳泰銘

被動元件龍頭廠國巨董事長陳泰銘昨(5)日在股東會後受訪時表示,日廠約有2,500個積層陶瓷電容(MLCC)料號,明年3月不再接新訂單,這些產品大約占日廠產能30%,將外溢到台廠手中。國巨目前訂單依舊大於產能,處於配貨狀態,供不應求狀況至2019年仍舊無解。

陳泰銘指出,就訂單出貨比(B/B值)來看,今年到目前止,MLCC的B/B值還是超過2,晶片電阻則大於3。

業界指出,B/B值是觀察產業供需重要指標,國巨目前MLCC的B/B值超過2,亦即訂單超過出貨量的兩倍,亦即有超過五成客戶拿不到貨;晶片電阻晶片B/B值大於3,則是國巨僅能滿足約三成客戶,透露整體市場供應真的非常吃緊。

他進一步說明,晶片電阻B/B值大於3,並不是缺口是三倍,而是接單大於出貨的三倍,內含部分客戶規劃較長期需求,意指有不少客戶下了長單。

經濟日報提供

陳泰銘坦言,目前仍處於配貨狀態,需求和供給間仍有蠻大缺口,產業供需缺口到2019年還是無解。

針對日、韓、台、陸等MLCC廠擴產態勢,陳泰銘指出,日廠將產能移到車用和工控等市場,因為價格是一般品的三到四倍,他不認為移出去的產能還會再轉回來。

中國大陸廠商市占率僅6%,陳泰銘認為,即使陸廠擴產五成,產能不過增加3%,影響不大;加上整體產業界不會想再回到過往低毛利時代,因此至今仍舊規律擴產。

針對全球MLCC龍頭村田製作所(Murata)日前曾發通知給客戶,約有2,500個料號將於2019年3月停止接單,隔年停止出貨,預估會釋出25%到30%的市場空間。陳泰銘坦言,有非常多客戶從世界各地來,希望國巨能承接村田釋出的缺口。

陳泰銘指出,雖然日商希望引導客戶將傳統型MLCC需求轉到小型化,但因改變料號必須重新設計,國巨內部估計能移轉占比不會超過20%,約占總釋出量的5%左右,其餘空間將由台廠承接,造就國巨等業者接單熱絡。

國巨昨日舉行股東常會,由陳泰銘主持,會中順利通過去年財報、盈餘分配案和改選董監事。股東會結束後,國巨即召開董事會改選董事長,陳泰銘順利連任。

國巨昨天盤中一度追平歷史最高價1,090元,隨後賣壓出籠,一度失守千元大關,低接買盤進場、跌幅收斂,終場收1,025元、下跌45元。

 

 

 

 

 

文章標籤

永豐期貨 洪慈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