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衝擊,中國大陸股市在農曆春節長假過後暴跌,連帶拖累各國股市走低,但全球股市迅速反彈,美股大盤道瓊工業指數甚至進逼3萬點大關,日股大盤也因資金回籠而抗跌,為何股市無懼於疫情擴散?
根據彭博數據,陸股上證指數自2月3日開市迄10日止僅跌2.89%,同期道瓊漲3.61%至29,276點,日經225指數漲2.07%。日經新聞中文網引述摩根大通證券首席股票策略師阪上亮太報導,「或許可以説是『危機不拋售』,經驗法則顯示,行情不會因災害和疫情而大跌,這次也是如此」。
功臣之一:積極買入的宏觀基金
野村證券策略師高田將成表示,CTA(商品投資顧問)等短線投資人認為,在截至2月中旬的一個月裡需要避險,因此一方面加速拋售美國等已開發國家的股市指數期貨和原油期貨,另方面增持美國公債。
然而,短線投資人未等到所設定的2月中旬目標,就被迫減持股票的空頭部位,原因是很多投資人與短線投資人對做,典型的代表就是重視世界經濟基本面分析的全球宏觀避險基金 。高田將成認為,「在這場與賣股票短線投資人的角力中,積極買入的宏觀基金占了上風」。
疫情對中國經濟影響有限?
那麼,是否真如宏觀基金業者認為,新冠肺炎疫情擴大對世界經濟影響有限?若詢問經濟學家,認為「影響有限」的看法占了大多數。
例如,SMBC日興證券的首席經濟學家牧野潤一指出,「新型肺炎除了中國大陸赴海外遊客減少的直接負面衝擊外,還可能因為中國大陸內需下滑和供應鏈斷裂等因素,暫時拖累中國和世界經濟,但以更長遠眼光來看,對經濟影響是中立的。
牧野潤一預測,1-3月中國實質國內生産毛額(GDP)成長率將降至4.0%,但之後到今年下半年會迅速復甦,明年年1-3月會恢復至7.3%。
他的樂觀論據是,只要度過疫情的最艱困時期,工廠就將逐步復工,供給將隨之復甦,之前被壓抑的需求將會浮現,「新型肺炎並未導致中國國內的需求消失,只是出現的時間延後而已」。
世界經濟觸底的信號逐漸增強
此外,受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帶動,世界經濟景氣的觸底信號正在增強中,這也助長了看好股市的樂觀論調。
以美國製造業的景氣指標為例,IHS Markit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已從2019年8月的前波低點持續回升,而被認為容易受全球大企業景氣影響的供給管理協會(ISM)的製造業指數,則在1月回升至50.9,遠高於市場預期的48.5,而且是逾半年來首度站上50的景氣榮枯線。
摩根大通資産管理公司的全球市場策略師前川將吾認為,基於製造業生産和庫存周期改善的世界經濟景氣循環,已進入全面上升階段,這項趨勢不會因這次疫情而顯著惡化。
資金可能開始動起來
由於看好這種長期經濟景氣循環開始好轉,2019年持續從股市撤資的退休金基金等所謂「長線」機構投資人,已開始採取行動。三菱日聯摩根士丹利證券公司根據追蹤共同基金流向的EPFR數據,以2019年5月中美貿易摩擦升溫為轉捩點,資金幾乎一直從世界股票基金流出。
從股票基金撤出的資金流向了貨幣市場基金(MMF),自2014年7月底以來,累計有超過1兆美元的資金流入全球貨幣市場基金。
三菱日聯摩根士丹利證券的首席投資組合策略師古川真指出,受貿易摩擦影響而從股市撤走資金的長期投資人,陷入不得不冒投資風險的情境,這種「真金白銀」以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和ISM製造業PMI改善為契機,最終可能開始全面買入股票。
換言之,市場暫時認為,經濟景氣循環的好轉和股市供不應求這兩項利多,將抵銷武漢肺炎疫情的威脅。
美國利率上漲風險
美國利率動向是另一個影響股市走勢的因素。一家大型證券公司股票部門的主管提醒說,若當前穩定處於低檔的美國長期利率走高,目前偏高的美國股市恐難以為繼。
今年初1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約為1.9%,投資人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大舉買入,致使這項殖利率在2月初降至1.5%左右,目前維持在1.6%左右。
野村的高田表示,CTA與宏觀避險基金以美國公債市場為舞臺,展開攻防戰。CTA持有大量買進美國公債的多頭部位,相形之下,宏觀基金加強拋售美債。
CTA的盈虧分界點為1.7%
高田表示,CTA的盈虧分界點可能是1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為1.7%,假設超過這個水準,CTA很可能被迫清倉拋售,導致美國利率大幅上揚,屆時股價將走跌。
SMBC日興證券的首席股票策略師圷正嗣表示,新冠肺炎未使股市大跌的根本原因,是投資人認為利息和資金充裕的情況將持續下去。正因為如此,才更有必要關注利率的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