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AFP Fed下週升息幾乎已成定局
根據 MarketWatch 分析報導,看來聯準會 (Fed) 下週升息幾乎已成定局,這將是利率重返 3% 至 4% 範圍的第一步。
美國的利率,也是全球經濟的變數。Fed 升息會對世界其他地區造成何種衝擊?這將標幟低成本資金終告結束,通貨膨脹將開始再度上升,存款將會增加,政府預算將遭遇沉重壓力,還有由於歐元下跌,美國與歐洲的貿易緊張關係將因而爆發。
如果 Fed 再度升息一碼,並未造成太大傷害,那麼就可預期系列的升息將隨之而來,直到利率回復到 3% 至 4% 範圍。這將會為全球經濟帶來何種衝擊?
以下五大趨勢,不得不察。
第一,這將標幟低資金成本的時代終告結束。Fed 利率仍為全世界最重要的利率,為所有金融資產的指標利率。如果 Fed 利率回復至正常水平,則每種資產價格亦將隨之變動。
的確,日本與歐元區的特有問題,意味他們的利率可能仍將停留低點。但世界其他地區,利率將難免開始上揚。預期英國將追隨美國的升息腳步,瑞士,瑞典與挪威亦可能上路,加拿大與澳洲亦將隨之。更重要的是,連公司債利率亦可能走高。
第二,準備面對通貨膨脹。與眾人的預期不同,接近零利率造就的是通貨緊縮,而非通貨膨脹。那麼利率上升造就出通貨膨脹,也就不足為奇。
隨著資金成本上升,多年未見的通貨膨脹亦將開始重新出現。短期而言,這可能是好事。但若情況失控,問題就來了。
第三,預期儲蓄率將上升。隨著利率回復至正常水平,存放在銀行的現金獲得合理的報酬率,民眾將再度開始存錢,尤其是已開發國家民眾。
例如,在英國,儲蓄比例下降到了 5.5%,大幅低於長期儲蓄率 8.4%。其他已開發經濟體情況亦多類似。儲蓄率上升對銀行業與金融業極有助益,因為他們缺少現金。但對相對一方而言,則極為不利。接受貸款的一方,要在利率偏低時,才能蒸蒸日上。
第四,政府預算將遭遇沉重壓力。在金融危機後,預算赤字已然失控,債務比例急劇升高。但這並不打緊,因為這些債務的成本偏低。例如,在英國,債務佔國內生產毛額 (GDP) 的比例上升到了 81%,但每年利息僅 430 億英鎊,佔 GDP 的 3%,佔政府支出的 8%。
在升息後,這筆債務就宛如一種懲罰,英國每年利息佔政府支出的比例,將上升到 16%,甚至更高,這根本難以負擔。
最後,預期美國與歐洲將爆發貿易戰。美國升息後,美元難免大漲,尤其是對歐元。畢竟,誰願意將資金留在歐洲,接受零利率,甚至負利率?而美國卻可賺取 4% 的利息,尤其民粹型政治人物還威脅要退出歐元。
歐元大幅轉弱,價位可能跌至低於美元,這將讓歐盟貿易盈餘大增。但這可是川普總統所不願見到的情況,因為這將讓他一心保護的高端製造業工作機會大減。他將會想方設法,扭轉此一局面。
----------------------------------------------------------------------------------
--SinoPac Futures 永豐期貨--
洪慈憶
連絡我 http://violethung.blogspot.tw/
Email: violet1982.hung@sinopac.com
100 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2號8樓
專線 (02)2382-9310
公司 (02)2381-1799 #301
LINE vivibaby_hung0428
歡迎有任何問題都可來電詢問或加LINE詢問~
期貨交易SOP特訓班 - 交易模型與機械化自動交易法
股票期貨強弱關鍵報告 - 飆股型態第一時間轉折
選擇權一點通 - 十倍速強勢操盤法
專業 認真 服務
讓我們的專業團隊帶您更加認識這個市場,
協助控制風險、擬訂交易計劃、資產管理與成長
期貨商許可證字號: 105年金管期總照字第010號
1.下單系統及輔助工具僅供參考,投資人仍需自行判斷,任何系統參數須由投資人自行設定。
2.使用電子下單交易委託買賣,仍可能面臨斷線.斷電.網路壅塞等阻礙,致使委託買賣無法傳送接收或時間延遲,請投資人自行評估。
3.期貨及選擇權交易具低保證金之高度財務槓桿特性,在可能產生極大利潤的同時也可能產生極大的損失,投資人於開戶前應審慎考慮本身財務能力及經濟狀況。
4.過去的績效並不代表未來獲利,投資人還是要依據本身狀況做好審慎評估。
5.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6.使用本公司的電子下單系統交易委託買賣,仍可能面臨斷線.斷電.網路壅塞等阻礙,致使委託買賣無法傳送或接收或時間延遲。下單系統及輔助工具僅供參考,投資人仍需自行判斷,任何系統參數均需由投資人自行設定,假使資料內容錯誤、延誤或中斷傳輸,而導致交易損失,投資人應自行負責,本公司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7.文中所提及之全球資訊為主管機關核准之所有國外期貨市場之商品。
8.因期交所未提供停損或觸價的委託方式,本智慧單的功能為交易人自行在電腦設定後方可使用,如遇電腦未正常的開啟或運作仍有可能導致智慧單無法執行之風險,投資人應自行負責,本公司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新聞出處/http://news.cnyes.com/news/id/3740779?utm_campaign=3740779&utm_medium=ios&utm_source=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