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情勢丕變,鋼鐵龍頭中鋼(2002)積極應變,在印度的電磁鋼片廠明年生產,並進取當地汽車用鋼產業,總投資可望逾300億元,帶領業界遠眺中東、非洲、歐洲用鋼需求,另闢鋼鐵新絲路。
法人分析指出,南韓與大陸簽署FTA侵蝕台灣鋼鐵業在對岸商機,由於兩岸貨貿談判身陷泥沼,鋼界自救刻不容緩。昨天中鋼收盤26元,下跌0.15元。
中鋼表示,位於西印度古吉拉底省的電磁鋼片廠第一期投資2.36億美元、年產20萬公噸,後續仍有第二期100萬公噸計畫,為第一期的五倍,總投資額將逾10億美元(約新台幣300億元),首期第一顆鋼捲已經產出,明年即可生產。
中鋼指出,印度廠是否順利擴充,重點在於關稅談判,印度對來料課7.5%關稅,商談後部分降為5%,但南韓只要1.8%左右,相當不公平,若料源進口關稅解決,印度第二期大擴廠即可進行。
鋼鐵貿易商說,中鋼印度廠20萬公噸產能主要供應當地需求,部分則外銷中東與歐洲等地。
以中鋼為首,可在印度創造群聚效應,吸引下游加工廠前往建構鋼鐵城,如同複製台灣鋼鐵產業上下游合作的成功經驗。
中鋼主管指出,電磁鋼片是高附加價值鋼材,應用在馬達與家電,印度汽車產業爆發力更值得重視,子公司中貿國際已經在南亞布點,展開深耕運作,同時在哈拉什特拉省與印度車廠馬興達拉公司及日本三井物產,共同投資加工裁剪配送中心,積極進取汽車用鋼市場,樂觀期待印度經濟成長加速,對鋼材需求將大幅提升。
中鋼表示,以印度為根據地,輻射圈將涵蓋中東、非洲以及歐洲等重點市場,期待藉由鋼鐵新絲路,將貿易版圖擴大,為台灣鋼鐵工業開創新商機。
資料來源:UDN

永豐期貨 洪慈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鉅亨網記者蔡宗憲 台北】
半導體通路商大聯大(3702)今(11)日宣布,與中國中電國際信息服務公司(簡稱中電國際)簽訂戰略合作備忘錄,中電國際總部旗下全資子公司中國電子器材,將與大聯大控股100%轉投資子公司大聯大商貿擔任戰略合作人,加上其他出資人共同投資成立深圳中電國際信息科技公司(簡稱中電港),雙方將共同擴展電子零組件分銷業務並打造電子商務交易平台,中電港資本額預計是5億元人民幣,不過大聯大與中電國際持股比重與營運模式等細節都還在討論,大聯大財務長袁興文表示,全案預計明年第1季末會全數確定,第2季開始對營運產生貢獻,而中電過去營運布局以工業電子、軍工製造領域為主,有助大聯大擴展新領域,提升市佔率,而大聯大也能藉過去半導體通路的經驗,協助中電國際打造電子商務交易平台,並讓大聯大通路業務跨入電子商務平台。
大聯大表示,中國電子成立於1989年5月,以提供電子信息技術產品與服務為主要業務,是中國最大的國有綜合性IT企業集團,旗下中電港成立於今年9月,是中電國際總部依託自身政策優勢及多年來元器件分銷業務積累,提出建立一個可以提供全程設計鏈,供應鏈支援,同時滿足客戶產品、技術、服務、知識等專業需求,服務於整個中國電子信息製造產業、為生產、科研等服務的國家級元器件電子商務交易平台,袁興文指出,中電國際做為中國大陸本土企業,在獲取優惠政策和國內併購上具有優勢。
袁興文指出,與中電國際合作,雙方在半導體業務上具互補關係,大聯大專注在消費性電子產品上,而中電則佈局軍、工業電子產品居多,雙方合作產品面沒有衝突,且有助提升大聯大的市佔率。
另外,袁興文認為,電子商務趨勢已成形,不過中國官方對電子商務的規範相當嚴格,外資無法直接經營與持有,因此大聯大與中電國際合作,也有助大聯大進入中國大陸布局電子商務領域,對半導體通路業務是新的經驗與助益。
袁興文強調,後續將經會計師等專業人員對中電信息進行資產評估作業,開始進行合作出資相關事宜,而針對大聯大與中電國際分別要注資多少金額進入中電港、持股比重、業務模式、未來合作細節、以及雙方的人員進駐計畫,都還在討論,預計最快明年第1季全案可望順利完成,最快第2季大聯大就可按權益法認列持股收益。
據了解,中電國際將把旗下半導體業務全數移轉到中電港,以今年中電國際來看,半導體營收就可達50億元人民幣,袁興文表示,大聯大將不會進行業務移轉,會協助中電港包含倉儲管理與通路業務等事宜。

永豐期貨 洪慈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韓一旦簽訂FTA零關稅,台灣面板、石化業將受到最大衝擊,台灣競爭力大減,大陸可能縮減跟台灣進口產品,影響就業人口、薪資,恐怕有90萬人生計遭波及。>>台塑董事長李志村更曾說「以後年輕人月薪不是22K,可能只剩15K」,專家表示,如果台灣想扭轉這樣的劣勢,只能在技術上尋求差異化跟創新,或是輔導企業轉型。
新鮮人就業常喊薪水只有22K,往後可能再創新低,中韓簽定FTA進口零關稅,企業大老沉痛,中韓貿易零關稅直接衝擊台灣產業,年輕人薪水恐怕只剩下15K!
民眾:「韓國很多產業的性質跟台灣很接近,所以這相對來講 一定(有差),尤其一些中小企業應該影響非常大。」
民眾:「財團都是靠大陸投資回來的,所以相對的應該多多少少會影響到。」
民眾憂心,中韓簽訂FTA進口零關稅,大陸恐怕不再向台灣進口,產品滯銷,到時企業將縮減就業機會、整體薪資降低,估計影響超過90萬人的生計,銷往大陸最大宗的面板、石化產業首當其衝,現行大陸跟我國進口石化產品,關稅是6.5%,價格上少了優勢,只能從其他面向扳回劣勢,尋求「差異化」,台灣的2K、4K高解析度,技術領先各國可以著重在這一塊發展,創新部分,力求上下游垂直整合,就像韓國的三星、LG,能做到面板到品牌全部一手包辦,最後一個方式輔導產業轉型。
人力銀行公關總監楊宗斌:「不一定要持續發展,一些高污染的石化產業,或者說低毛利的代工製造業,可以往品牌業,以及比較低污染一些觀光業來發展。」
新鮮人只剩15K,或許數字太過誇大,但專家也提醒民眾,接下來面臨的產業衝擊,得不斷提升自我實力,才不會成為遭社會淘汰的犧牲品。
資料來源:YAHOO

永豐期貨 洪慈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