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就是『政府、金融機構、企業』和大眾借錢的借據
債券看起來好像很艱深,但其實就是借據!
今天小明和小強借了100元,並承諾小強一個月後會還110元,
這時候小強會拿到一張100元的借據,
某種程度上,這張借據就是『小明出產的債券』!
所以,債券其實就是一種借錢的方式。
在現實生活中,有三種單位可以發行債券:政府、金融機構、私人企業
當這些單位機構缺資金的時候,就可以發行債券,向社會大眾借錢。
投資人付錢之後,就可以拿到所謂的債券(借據)。
債券上必須講明兩件事:
發行年限:也就是多久後可以拿這張債券換成錢。
債券利率:也就是借款單位要付你多少利息、多久付一次。
債券和股票市場的趨勢相反
一個漲 另一個就會跌
雖然債券和定存很像,不過有一點最不同,
債券可以像股票一樣,隨時在公開市場上買賣交易,
所以會因為市場變動,債券每天的市價也會變動。
一般來說,債券和股票市場的趨勢相反,
這到底是甚麼意思呢?
你就想,投資人所擁有的金錢是有限的,
通常資金多的地方才會熱絡,商品才會大漲,
如果今天股票市場很熱,錢都跑去買股票了,
大家都覺得行情好,可以買股票海撈一筆,
那就不會想買穩定利息的債券,債券市場也就相對冷清,
債券價格就很可能會下跌。
但是反過來說,如果最近行情差,股票市場人心惶惶,
大家都不敢買股票,錢自然就會流到穩定的債券市場,
債券價格當然就會上漲囉。
投資債券的四大好處:
低風險、高利息、低交易成本、附加用途大
買債券可以收取固定利息,到期時又可以拿回本金,
所以對保守的投資人而言,可以說是好處多多!
這裡列出四項債券重要的優點:
1. 風險較低:
債券發行單位的後台都很硬,都不太可能會倒閉,
比起投資小型的股票安全很多。
2. 利息較高:
債券的利率都會比銀行定存高,而且債券到期後 本金會拿回來,
所以債券就像是加強版的銀行定存。
3. 低交易成本:
一買買賣股票要付0.3%的交易稅,
但是買賣債券只要0.1%,而且不用支付手續費!
4. 附加用途大:
因為債券是很穩健的金融商品,
所以你可以直接拿債券和銀行作抵押、當保證金。
說這麼多,債券到底要去哪裡買?
本土債券最大宗的 就是 中央登錄債券,
就是台灣政府發行的公債啦~
你可以到公債業務首頁 看看最新的 中央登錄公債。
一般來說,債券的面額很高,買一個單位動不動就是數十萬、甚至百萬台幣,
而買台灣的中央公債,一個最小的單位也要10萬元台幣,
對一般小資族來說,仍然是有些偏貴。
因此,許多人投資債券,其實不是真的買債券,
而是購買債券型的基金!
也就是那一檔基金集合大家的錢,拿去買一籃子的債券,
讓投資人間接的買到債券。
你可以到Yahoo理財,搜尋『債券』,就會跑出上百檔的債券型基金了。
以上內容都只是淺談債券,
關於債券的學問真的有很多,
想了解更多債券學問的朋友,
我推薦你看 投資達人怪老子 精采的:債券入門
投資的標的種類非常多,身為一個小資族的你,
值得了解到除了一般的股票、定存等等之外,
還有非常多能夠運用你有限資金的方式。